一、学院名片
1.学院名称:太阳集团tyc5997
2.历史追溯:1958年
3.地理位置:陕西省延安市新区公学北路1号
4.下设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二、太阳集团概况
1.学院院徽

2.学院历史沿革
1、延安时期:学院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先河。
2、1977年: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3、2004年: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
4、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
5、2017年:学院在第四轮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中被评为C。
6、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陕西省一流学科”。
7、2021年:思想政治教育获批为“陕西省一流专业”。
8、2022年:学院入选“陕西省重点太阳集团tyc5997”,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在第五轮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中评为B-。
9、2023年:“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0、202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3.学院特色或优势
太阳集团tyc5997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形成了“延安精神+大思政+小思政”的育人模式和鲜明特色。
(1)特色
1)延安精神“一体两翼”大思政育人体系
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验教学和践行活动为两翼。课堂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渗透延安精神和开设延安精神选修课,其目的在于深度阐释延安精神的内涵价值,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重在解决学生“知”的问题。
2)太阳集团tyc5997延安精神“一体两翼三驱动”小思政育人模式
太阳集团tyc5997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积极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大思政育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称“小思政”)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价值引领、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延安精神“一体两翼三驱动”育人模式和鲜明特色。所谓延安精神“一体两翼三驱动”育人模式,即通过红色课堂赋能、校园文化注能、社会实践强能作为“三种驱动力”,实现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机结合与落地生根。
(2)优势
1)区位资源优势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以及厚重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育人中具有价值的契合性。同时,学院借此建成了《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实现了红色资源的数字转化与教研便捷利用。
2)师资力量优势
学院专业教师28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5人,博导1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指导委员会原委员1人,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1人,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陕西省师德标兵2人,陕西省“巾帼标兵”1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陕西省高校青年人文英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2人。学院教师队伍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均有着积极向上的职业追求,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多名教师在全国或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中获奖。
3)学科支撑优势
学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2023 年在第五轮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中评为B-,2019 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为“陕西省一流学科”,2021 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 “软科全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进入前 30%。2024 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软科专业排名 B+ (全国排名第 70 位)。2022 年学院获批陕西省重点太阳集团tyc5997。
近年来,学院聚合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七个高层次研究中心,承担了“延安时期未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等重大或一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重大或一般项目14项,省级项目26项;先后出版《延安精神新论》等专著1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核心论文100余篇,获得了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次奖项,由此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
4)教育改革优势
建成了以延安精神为轴心的红色课程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国标”课程体系之外,开设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8门特色选修课程,出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延安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等教材及教辅资料12部。2013年《中国共产党史》获批第三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21年《延安精神筑梦红色青年》获批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获批陕西省一流课程。
全面助力学生为师技能全面发展。学院十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积极探索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构建由学长导航专业导论、学业导师、技能实训、专业见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社团活动、延河论坛、基础教育大讲堂、教学专题讲座、教育技能比赛等课外活动,培养教师职业技能与教学基本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学科专业竞赛以及文化活动,以赛促学助力师范生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
承担了以创新为取向的教学改革项目。学院教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承担教育部示范太阳集团tyc5997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西部地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2018年,承担教育部第二批产学研项目《suncitygroup太阳集团思政课延安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2019年,承担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高校“四环两翼一体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多元一体》;2022年,承担陕西省级重点攻关项目《地方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体系的探索》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教改项目。
获得了一批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成果。2017年“‘小红专’-大学生思政教育‘指尖’上的课堂”获得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18年“高等学校红色文化‘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0年“延安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年“延安精神‘一轴二主三维四驱动’资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3年“高等学校红色文化‘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24年“多元协同、红专并进、三轮驱动--延安红色文化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4.学院部系
学院设立“一系一部”,即“思想政治教育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教育系”拥有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研室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研室两个教研室。1977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是suncitygroup太阳集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2020年,《延安精神筑梦红色青年》建成“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2021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软科排名取得B+。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六个教研室,承担着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校级精品课程。承担教育部示范太阳集团tyc5997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西部地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现场教学方法”以及省级重点攻关项目“地方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体系的探索”“延安精神资政育人的研究与实践”等省部级教改项目多项。1997年,“新时期延安精神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延安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高等学校红色文化‘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依托延安精神资源优势,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延安精神“一轴二主三维四驱动”资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先后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特等奖3项、二等奖3项。
三、教学方向与活动展示
1.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定位是: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培养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用人单位标准、培养方案要求以及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多样化的理论课程以及多层次的实践环节重点对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培养全过程中渗透延安精神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陕北,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心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教育情怀,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中学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
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验,我院特设立“玉章英才”实验班,每年从全校文科各专业遴选30名左右学生组建而成。旨在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能胜任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工作并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
2.特色课程
本专业特色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伦理学、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与技能,延安精神概论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能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指导方向的意识。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能够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原则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掌握其重要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和基础理论,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分析和阐释社会现象。能树立“教育情怀”,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育人价值,进行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具备思政育人的初步能力。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能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认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从理性上认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专业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和翻转课堂等形式增强师生间互动与学生间交流,促进师范生系统掌握思政政治教育学科知识。通过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通过对思政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指导活动,掌握一定的学习科学相关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思政政治教育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解决思政政治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3.教学资源
学院录播教室通过数字化控制台,能够实现高清视频自动跟踪采集、电脑屏幕截取、多画面智能导播,并进行同步课件录制。借助于学校已建成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学生可用于中学教育方面的学习。数字化资源主要分为数字图书馆和电子课程资源两类,其中电子课程资源有及时更新的智慧树平台、尔雅通识课、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和慕课课程等。学生所需要的教育类资料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课堂等视频均可从这些数字资源中获取。
学院资料室藏有《红色档案》等图书三万余册;还藏有大量《红色中华》《新中华报》及《解放日报》影印版。2016年来,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建成《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共计9508万字,完全实现了全文检索。
4.重要成果
2018年来,我院获批教育部重大或一般项目14项,省级项目26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展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共1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文献》《道德与文明》《宗教学研究》等60余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4篇,CSSCI期刊30余篇,1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撰写《延安精神史话》《南泥湾精神史话》《抗美援朝精神史话》《飞翔的翅膀——故事里的延安精神》等4本通俗读物,《一小时读懂延安精神系列丛书》6册干部教育教材。
2018年来,我院分别完成了中宣部、教育部委托的《延安精神研究》《张思德精神研究》《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的撰写任务。在报刊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阵地发表了40余篇文章。正在承担省委宣传部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先后向省委宣传部报送《延安时期我们党的党史学习及其历史经验》等20余篇理论文章。
《历史的转折: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荣获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外国人看中共:延安时期的党群关系》荣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对现有师资队伍的转型提高,通过鼓励学历提升、业务进修、学术交流、外出挂职或基础教育实践等方式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近五年,本专业教师先后有7名教师赴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2名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3名教师通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等项目赴国内外高校访问交流。本专业教师经常深入中学进行研讨、授课,基础教育实践正在积极开展中。如刘飞轮老师每学期开学会被邀请到延安中学做“开学第一课”报告,惠小峰老师被邀请到子长中学做辅导报告。
6.学生组织
学生组织主要有学生党支部、学生团委、圣地青马宣讲团、学生会、自主管委会。学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思想建设活动
开展“喜迎国庆展风采 青春向党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2024年9月28日,学院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开展该活动。活动中,全体师生合唱国歌,圣地青马宣讲团成员演讲,本科生党支部马玉分享了《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的所感所悟等。
理论学习活动
集中观看主题思政大课:学院组织学生党员集中观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青春为祖国 挺膺共担当”主题思政大课,以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等。
实践教育活动
延安精神概论课程诗文朗诵实践活动:2024年6月20日,太阳集团tyc5997政教22、玉章22专业在4401举办该活动,以弘扬延安精神,丰富课程教学活动。“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研学实践:2024年7月14日-17日,学院组织师生代表赴延安多地开展研学实践,包括参观梁家河村、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等。
志愿服务活动
“学雷锋,暖童心”走进儿童福利院志愿活动:学院圣地青马志愿服务队举行该活动,为福利院儿童送去关怀与温暖。“争做雷锋传人 共建文明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学院举行该活动,引导学生传承雷锋精神,共建文明校园。
校园文化活动
“青春风采激扬,仲夏绿茵启航”主题团建活动:通过团建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拔河比赛:举办拔河比赛,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拼搏精神,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四、就业方向
太阳集团tyc5997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分布在教育领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媒体出版行业。
学院是省委组织部指定的选调生选拔基地。
从近五年毕业生被调者工作区域来看:陕西省占比最高,为79.49%。陕北地区占比25.64%,其他省份涵盖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区。达成培养目标“立足陕北,面向陕、甘、宁、蒙等地,辐射全国”,总体反映服务面向主体为陕西省。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级别/类型来看:从事公办/普通校占比46.15%,公办/民办重点/示范校的比例达到35.89%,反映出较好的职业发展水平。从毕业生工作职务来看:从事各级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的人数达到19.65%。
五、育人成效
学院育人成效显著,学生毕业去向以升学、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级及高级中学教师为主;考研录取情况良好,学院30%以上的学生都能考取自己满意的研究生学校,且多数为211、985院校;考公成绩显著:我院是省委组织部指定的选调生选拔基地,近两年,已考取选调生7人,考取率在65%以上。

